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须香彤 6小时前 :

    我们平庸 但我们还有努力 我们没有天赋 但我们勇往直前 教育不是口号大过天 因为再笨拙都是独一无二 全片能看出导演的用心 对每一个水上水下镜头的用力 捕捉到每一处演员的闪光点 然鹅票房和很多人的青春一样让人遗憾 好在会有影片替我们把前程理想化 永远青春 永远热泪盈眶 永远在路上

  • 鄢嘉淑 9小时前 :

    结合了后疫情时代的口罩生活,不在同一片土地但感触更真实,加一星。两人的试探和表达,情感的细枝末节总是星星之光一样时不时闪烁,都市爱情故事最浪漫的地方就是如此吧。现代生活下,找到并不常见的爱情,不管最后结局怎样,都是幸福的。看完好像吃蛋糕。

  • 羿紫薇 2小时前 :

    最后有点小小的感动,前面也算是蛮好玩的,也许这样的青春才是最真实而又最质朴的,让人开心让人哭,不过也稍微了解了一点点的花游。

  • 栋辰 8小时前 :

    很多年前看过日本原版,觉得也不过是个青春喜剧片,剧情有些忘了,看了这版觉得太惊艳了,于是返回去看原版,确定这是一部少有的翻拍好过原版的电影。很显然少年们扑水的动机由青春期萌动升华到了“不服输”,主题扣在“自我定义”上也很贴合当下青少年的价值观。演员演技也很强,尤其主角张伟的扮演者,在医院失控痛哭的表演,特别真实,特别纯朴,天然无斧凿的痕迹。其他还有一些情节的细节处理也很细腻,很生活化。超出预料!

  • 迟秀颖 4小时前 :

    so酱演伤心罗曼史;尾崎的配乐(病态的元气)其实跟池松壮亮的氛围(欲言又止的小心收藏的真诚)很不搭

  • 采鹤 9小时前 :

    爱的灵光嵌于日常(疫情/同性/打工族/部屋),而非特定“美丽”的人或事物之间(伊藤沙莉和池松壮亮的演出有令人忘记面庞投入故事的魔力)。变化的表牌(“星期几”)真是隐秘暧昧的回溯,评论区有豆友说得真好,倒叙是一种悲伤(并且藏有强烈主观意志)的结构。

  • 陈兴国 3小时前 :

    终于看了这部在国庆档的电影,当时也没有在电影院去看,一直听说口碑挺不错的,就是选错了上映时间。

  • 通天薇 0小时前 :

    正如结尾在小酒馆发呆的照生或者在阳台看着落日的葉,当作为媒介的回忆不断把两人向后拉入想象与历史中,那些凝固在心中的结痂便能重新以别样的方式现身,比如人的姿态,比如空间的转化与继承。但是人物始终是向前运动的,与其说这是以电影顺序为基准的排列,倒不如将其视为以人物为圆心向外辐射出去的光线,朝着更坚定更稳固的身份与状态延伸,就像苦苦等待从未来而来的妻子的ジュン(却被迫与过去的妻子样貌汇合),或者乐队主唱和照生在不同时空内(以暗示某种线索般的方式)被彼此分辨,此时东京以科幻片模板被重组,现在同时被多重时空延续着。但在这个节点上,被包围被凝视被向往的远方是朝向前还是后,亦或是在引导一次更为吊诡的流浪,无人知晓。松居大悟X池松壮亮果然是绝杀。

  • 桂初 5小时前 :

    好过几个《燃野少年的天空》吧,可惜定在了国庆档,不然这个水花还能扑腾的更大。

  • 翁松雪 8小时前 :

    扑水大半小时,心里竟没起一丝波澜。

  • 魏浩初 8小时前 :

    好喜欢池松壮亮!好喜欢池松壮亮!请和我谈恋爱!

  • 羊舌明凝 3小时前 :

    剧本无新意,片段叠片段,小聪明倒叙,量身订造一部拼图电影,而拼图电影一般拼不出真挚感情,我不是说电影里的情侣感情,而是一部好电影本身应该具有的真挚感情;叙事无重点,那就要看细节,但每段回溯都有太多人造细节太刻意;为什么日本的爱情电影总喜欢带观众到水族馆?因为浪漫。为什么浪漫?因为电影里的水族馆总是没人的。在两个人的蓝色里谈恋爱,必须浪漫;永濑正敏这个角色有何意义?我猜想只是因为他演过《神秘列车》,而导演太喜爱贾木许就找他出演这部电影,纯属私人致敬;池松壮亮还要演多久这种角色,又还能演多久;不喜欢这类爱情电影的原因还在于导演几乎不刻画人物的缺点,他们自由自在,活在城市,不讲原生家庭压力,穷却有很不错的住处,真理想;我又自言自语:你干嘛?爱情电影而已嘛,谁说爱情电影就一定要准确表达生活爱情?

  • 狂同光 0小时前 :

    本土化改编害挺成功。见风使舵,唯领导马首是瞻的某些学校中层简直过份真实。最后的表演有点过分完美了,可爱的劲儿少了很多。五个少年至少在电影过了一大半我才认全,都长的有点太帅了🤣🤦‍♀️(不是说长得帅不好的意思)。

  • 涵华 0小时前 :

    倒叙版《花束般的恋爱》《地球之夜》。欧容的《5X2》也是这样的结构,倒放徒增了一些伤感。像白开水一样的爱情,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都是草蛇灰线,但是过几天后你总是会想起来,这两年好多日本爱情电影都是这样,余味不在当天。【幻月字幕组】

  • 鄂芸姝 0小时前 :

    充满了我喜欢的符号 但真的不喜欢 很想去高円寺剧院是我看过最喜欢的一个toyo ito

  • 訾馥芬 1小时前 :

    🚕

  • 颜初珍 4小时前 :

    2022/02/23@シネ・リーブル梅田。我单方面宣布是今年日影优秀作品之一。看预告的第一帧就喜欢得不行,主题曲也是第一耳就觉得很棒,在唱片店听到每次都会驻足听完。分手的男女在后来的生活里会偶尔突然想起和前任的一些往事,没有大喜大悲。电影里的场景转换让人的心理上有一种fade out和fade in的感觉,而这种拍摄又不是通过物理的剪切实现的,正好就符合了电影作品名‘ちょっと思い出しただけ’,真是一种高超的讲故事手法。東京テアトル怎么尽拍这种淡淡的情侣日常而且还能拍得这么好看!可惜就是发行方不太行,排片场次和院线都太少,今天休息日电影院全场满座,全都是二十多岁最多三十岁的年轻人。

  • 龙鸿 5小时前 :

    真实、新锐、阳光、向上

  • 隽姣丽 8小时前 :

    三星半。编排轻盈,陌生人“擦肩”方式建立隐形关联,逐渐清晰人物关系。正是恋情尾声的关系状态,从几近陌生回到火花四射的最初,把一段通俗的失恋故事独特化。满脑子都是石桥静河,选角沙莉感觉很成功,但又“太”成功了,以致缺少一些圆润的感觉。没想到内嵌了我喜欢的《地球之夜》,除了借鉴职业,回环了人生擦肩而过的际遇,淡化奇遇的奇妙之感,重在ちょっとだけ

  • 费莫鹏涛 2小时前 :

    总体感觉剧情还是挺俗套的,但夏日、少年、高考、正能量又有谁愿意吐槽呢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