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张廖良工 1小时前 :

    魏玛背景是我偏爱的,汤姆希林是我偏爱的,风格化影像是我偏爱的,絮语式叙事是我偏爱的。但我却偏偏感受不到「喜欢」(-ι_- )(前半段太抓人了,后面完全就是冗长与乏味)

  • 储胤雅 9小时前 :

    我好像还是更喜欢oh boy。少年希林开始长大啦...

  • 冉金鑫 2小时前 :

    男人的自大 无异于在自杀

  • 岳帅梦菲 5小时前 :

    一个小细节,唯一差点冒头的良心来自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官员,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总是冲在残忍第一线,就挺真实的。

  • 士如曼 9小时前 :

    他高叫把死亡奏得美妙些,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他高叫你们把琴拉得更暗些,你们就像烟升向天空,你们就在云中有个坟墓躺着挺宽敞。

  • 俞翠柏 5小时前 :

    1.女性对爱情沉沦交出一切的时候男性在心里说:真麻烦被缠上了

  • 势白亦 3小时前 :

    没有旁白的时候这是非常好的一部电影,一些处理技巧有点太干扰了

  • 初星 1小时前 :

    Amazing dialogue, acting, editing and some really great shots.

  • 岳帅灵凡 4小时前 :

    湖底沉静着无数颗曾经想要掀起滔天巨浪的小石子。

  • 化沛白 0小时前 :

    坚持过前半小时的旁白叙事,故事本身极具思想与反思,导演镜头美学不错,暧昧性欠缺,主要归功于剧本或者说原著对后战争时期德国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的真实写照。人们的追求从精神层面转变为本能层面_饮食男女,大多数人都疯狂的躁动着,躁动的根本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对未来看不到希望,只能把眼前的过下去,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 前奥婷 1小时前 :

    看它不要想太多

  • 彩彩 9小时前 :

    这居然是一个悲伤爱情故事,看到汤姆希林出演我还以为是个战争片(一些先入为主)。在动荡中相爱,分离,说好再见一面,可惜却是这样一个结局,“我每天三点都会来”。镜头画面很漂亮,感觉像是一个人的思绪,混乱割裂。

  • 凌漫 7小时前 :

    坚持过前半小时的旁白叙事,故事本身极具思想与反思,导演镜头美学不错,暧昧性欠缺,主要归功于剧本或者说原著对后战争时期德国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的真实写照。人们的追求从精神层面转变为本能层面_饮食男女,大多数人都疯狂的躁动着,躁动的根本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对未来看不到希望,只能把眼前的过下去,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 怡玲 8小时前 :

    ”爱是一种嗜好,要用身体表达。”

  • 冬霞 0小时前 :

    TomSchilling真好看。

  • 富玉堂 5小时前 :

    回到布雷斯顿后等待女主给他回电话时给电话线的长镜头

  • 丁蓉蓉 0小时前 :

    我注意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得告诉我。

  • 慕容佳美 9小时前 :

    开头视听冲击复古又华丽,舞台剧一样的灯光和布景,晃荡不安又没心没肺的手持镜头,华丽的多视点剪辑、跳切、闪前,声音(广播 窗外的噪音)的晕眩,archive footpage,高速剪辑。然而爱上女主之后,片子的基调忽然沉稳甚至老套,偶尔的灵光闪现反倒让人感到一种惊喜的错愕。这恐怕是一部在21世纪以60年代的精神拍的30年代的电影,1.37:1的片比也让人觉得亲切。当然理解前后的转变同时是fabian生活找到了一个足够凝缩/诠释一切的奇点,就是对女主的爱(回乡下等电话那段完全就是我等喜欢的人回wx的样子…草),但是假如聪明能够在整个3小时里伸展,那当然观感会更好。

  • 奕建义 8小时前 :

    一个人因为玩笑丧了命,一个人永远等不到赴约的爱人,一个人不会游泳却跳下了水。

  • 卷彬郁 0小时前 :

    挨饿就是因为胃口挑剔。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